人人書
書庫大全

最富裕的窮人在今天

時間:2023-12-04 05:01:50


   
    勞動力工資水平的高低,是由勞動力對企業所做的邊際貢獻決定的,我們不能人為地拔高工人的收入,否則就會産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罷工、不合作、違約等做法也都不是持久地争取工人高收入的好辦法。
    但是大家免不了還會反複問一個問題:那窮人怎麼辦?尋求個人進步
    什麼叫窮人?“窮”在中文裡面有“盡”的意思,就是沒有前途,隻有沒有前途的人才是真正的窮人。
    隻要是有前途、有一技之長的人,按照比較優勢原理,哪怕你在絕對能力上比别人差,但隻要自己跟自己比,就能找到比較優勢,在分工合作當中改善自己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夠通過教育積累自己的人力資本。經濟學家托馬斯·索威爾寫過一本書叫《美國種族簡史》。他說,如果把美國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定為100美元,美國國内不同種族間的收入就相差甚遠,其中猶太人是172美元,日本人是132美元,波蘭人是115美元,中國人和意大利人是112美元,而墨西哥人隻有76美元,黑人隻有62美元,印第安人隻有60美元。
    索威爾提到,猶太人特别重視教育投資。猶太人經常遭受迫害,流離失所,投資土地風險太高,所以積累固定資産不是一個好辦法。而真正能夠走到哪兒就跟着你到哪兒的,隻有頭腦裡面的知識。索威爾說,在紐約求生存的猶太人,不管白天工作多忙,晚上還堅持去聽講座,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華人、日本人也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非常努力。
    所以窮人最重要的出路就是自強,增加對自身人力資本的投入,提高自身素質。簡單地說就是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搭社會進步的順風車
    窮人改善自己生活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随着社會的進步參與分享,搭社會進步的順風車。
    20世紀70年代有一本書非常出名,叫《增長的極限》。這本書是當時一個叫“羅馬俱樂部”的協會的成員通過計算機模拟的方式寫出來的。這本書的主題是,世界上的資源非常有限,而人口不斷增加,因而世界的發展快要到極限了。他們預測這個極限還會提前到來,因為人的壽命在增加,各種資源的消耗在加速。
    幾十年過去了,羅馬俱樂部預言的增長極限并沒有到來。事實上在過去200多年間,人類的生存條件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雖然人口數量急劇上升,但伴随着人口上升的是大量先進技術的發明、發現和使用,包括蒸汽機、織布機、鐵路、電話、汽車、青黴素等等。
    不僅人口在增加,人的壽命也在翻倍。1900年,全球人均壽命是31歲,而到了1950年,全球人均壽命是49歲,到2010年是67歲。人類整體的生活條件無可置疑地改善了。
    經濟學家發現,人均壽命的基尼系數在下降,也就是所有的人,不管是有錢人還是窮人,普遍長壽。教育的基尼系數也在下降,不管是窮人還是有錢人,他們受教育的年限都越來越接近。
    消費的基尼系數也在下降,窮人和有錢人的消費正在趨同,過去隻有超級富豪才能享受到的服務,比如越洋快遞、國際長途電話、家庭影院等,現在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
    由于社會進步,全球的貧困人口正在急劇減少,那些每天消費少于1美元的赤貧人口,1970年占全球人口的25%,而今天已下降至不到5%。
    與此同時,家庭開銷的結構也普遍發生了變化。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的統計,家庭用于生活基本開銷的比例,1950年是53%,1970年下降到44%,現在已下降到32%。換句話說,70%的支出屬于非必需品消費。這證明我們變富了。最富裕的窮人
    《華爾街日報》在1998年刊載過一篇報道,題目叫“最富裕的窮人在美國”。
    那篇報道說,美國七成的貧困家庭有汽車,其中27%的家庭擁有兩輛及以上的汽車。絕大部分家庭有彩電,一半的貧窮家庭有兩台及以上的彩電,當然也有微波爐、空調、自動洗碗機等。大多數窮人的孩子營養過剩,他們長大以後比1944年登陸諾曼底的美軍士兵平均高2.5厘米、重4.5千克。
    這說明哪怕是窮人,隻要社會在進步,隻要整個社會的餅在做大,他們所得到的物質享受就比過去一個中等收入家庭的人所獲得的都要多。所以,一個社會能夠把餅做大是非常重要的。
    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在2004年做過測算,發現發明家和企業家的收入,僅占他們的發明給社會帶來的總價值的2%左右。也就是說,每當我們看到那些企業家、發明家賺了很多錢的時候,要明白,他們賺的隻不過是他們給社會所做貢獻的一個零頭。
    科技創新使得社會上每一個人都能夠受益,包括那些最貧窮的人。
    (聞道摘自中信出版集團《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一書,畢力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