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淮南子》中的天人关系论

时间:2023-08-16 05:13:02

钟周铭

【关键词】《淮南子》 “天人同构”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B234.4 【文献标识码】A

《淮南子》一书主张按照“天道”行事,强调“天人同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淮南子》中的天人关系论,体现出中国先哲对天道、人道的思考,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淮南子》中的“天人同构”思想

“天人同构”是天人关系论的基础性问题。《淮南子》认为,人的“形”和“神”都是由“气”构成,“烦气为虫,精气为人”。天的起源同样来自于“气”,“气有汉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就此而言,天和人是属于同一类的,“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天与人在诸多方面具有同构性。

《淮南子》中的“天人同构”思想,受到先秦道家宇宙论和《黄帝内经》“天人同构”思想的影响。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人作为万物之一,与天一样,皆由道而生。在庄子眼中,人出自“气”,“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天亦然,“天下通一气耳”。《黄帝内经》将人与天完全对应起来,以天之日月比附人之双目,以天之风雨比附人之喜怒,以天之雷电比附人之声音,以天之四时比附人之四肢,等等。《淮南子》吸收并丰富了前人的这一思想,将天、人、阴阳、四时、五行等对象从时间相应、空间相应、物质相应三方面对应起来,形成了“天人同构”思想。

《淮南子》中的“天人同构”思想,为医学和养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淮南子》一书的理论体系中,天和人都是由“气”而生,人可以通过观察天的结构,效法“气”的运行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人通过自身的修炼,可以回归先天之“气”,从而达到人与天浑然一体的境界。

“天人同构”思想还可以运用到日常养生活动当中。既然人的结构律动与天的结构律动相统一,具有一致性,那么,人就可以通过调和阴阳之气,做到与四时相适应,“中之得,则五藏宁,思虑平;筋力劲强,耳目聪明”,从而达到身体与自然相和谐的状态,进而远离疾病、保持健康。《淮南子》中以“养生”作为例子,告诫人们要做到“静漠恬澹”“和愉虚无”“外不滑内”“性不动和”,从而使得“血脉无郁滞,五藏无蔚气”,保持身体气血舒畅,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淮南子》中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是天人关系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天人关系论的神学形式。《淮南子》中“高宗谅暗,三年不言;四海之内寂然无声;一言声然,大动天下”的记载,正是“天人感应”思想的突出表现形式。

《淮南子》中的“天人感应”借助了“气”的媒介形式。一般而言,“天人感应”主要存在两种途径。一种是天与人直接发生关系,具有浓郁神秘色彩的天牢牢支配和控制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比如,孟子所言“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反映的就是这种途径。另一种是天与人发生感??叵担?庑枰?柚?持置浇樾问讲拍艿靡允迪帧S上惹厥逼诘奶煜蠊壑鸾パ荼涑傻钠?鬯枷耄?ソグ缪萜鹫庖唤巧?!痘茨献印啡衔?蛭锝杂伞捌?倍???煊肴耸窍嗤ǖ模?蚨?嬖谧畔嗷ジ杏Φ墓叵怠>咛宥?裕?松铣刑熘??瘢?刂?魏。?程煨亩?У仄??霸率⑺ビ谏希?蛸?{应于下,同气相动,不可以为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以“气”为媒介的“天人感应”形式,属于自然论的思想,而非神学目的感应论。

《淮南子》中的“天人感应”思想吸收了儒道的“精诚”思想,认为人的专精至诚,可以产生一种充满伟大精神的生命能量。人的这种生命能量,本身就是宇宙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可以达到“天人感应”的实际效果。《淮南子》中提到的“抱质效诚,感动天地,神谕方外”,正是“精诚”思想与“天人感应”思想相结合的体现。《淮南子》还认为,“精诚”可以带来平安、吉祥、好运,“故精诚感于内,形气动于天,则景星见,黄龙下,祥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溶波”;反之,则会带来惩戒、危害、厄运,“上天之诛也”。这是由于“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厉至精”,天与人之间存在着感应联系,对后世人们积德成仙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淮南子》提出“天人感应”思想的目的是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提供合理的运行规则。《淮南子》认为:“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在日常活动中,人们以天道为法则,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运行模式。在《淮南子》一书的理论体系中,春夏秋冬四季对应着不同的分位,君主要对应施行不同的政令。于是,“天人感应”思想为规范施政者的决策部署提供了充分的合理性,“春治以规,秋治以矩,冬治以权,夏治以衡,是故燥湿寒暑以节至,甘雨膏露以时降”。施政者一旦不按照相应的规则来制定政令,则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天象和危险的灾情,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正常运转。对此,《淮南子》认为:“春行夏令,泄;行秋令,水;行冬令,肃。夏行春令,风;行秋令,芜;行冬令,格。秋行夏令,华;行春令,荣;行冬令,耗。冬行春令,泄;行夏令,旱;行秋令,雾。”统治者需要依天道治国理政,如此才能感化万民,促使天下和谐。

《淮南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淮南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涉及合性、合德两大方面。《说文解字》释“性”为人之阳气。阳气,与阴气相对应,一升一降,故性又可解释为升的含义。德,《说文解字》释为“升”意。故性、德两字,就其本义而言,皆有升的含义。那么,性与德升至何处呢?《淮南子》回答,性、德升至道和天,“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同时,《淮南子》指出,道和天同源,性和德亦相通,“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清静恬愉,人之性也”。《淮南子》中“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的合性与合德,将道家的自然之义和儒家的仁义之义有机结合起来。从合性中谈“天人合一”,《淮南子》指出:“夫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于天。”从合德中谈“天人合一”,《淮南子》认为:“持以道德,辅以仁义,近者献其智,远者怀其德;拱揖指麾,而四海宾服;春秋冬夏,皆献其贡职;天下混而为一,子孙相代,此五帝之所以迎天德也。”这无疑将道家自然无为的合性与儒家“仁义礼智”的合德统一起来,赋予了新的诠释和内涵。

《淮南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了人生的境界问题。《淮南子》认为,人一旦进入了“天人合一”的状态,就可以拥抱自由的人生,甚至获得超越生命的感悟。“是故无所甚疏,而无所甚亲;抱德炀和,以顺于天;与道为际,与德为邻;不为福始,不为祸先;魂魄处其宅,而精神守其根;死生无变于己,故曰至神”,这种出神入化的意境,使得人们对自我、对生命、对宇宙有着全新的理解与感触。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淮南子》认为,关键在于自身的修炼,“天下之要,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我身,身得则万物备矣”。换而言之,人要超越世俗、返璞归真、回归天性,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淮南子》通过举例,展现出一个令人向往的逍遥的人生境界,“浩浩荡荡乎,机械知巧,弗载于心。是故死生亦大矣,而不

提醒您:因为《《淮南子》中的天人关系论》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淮南子》中的天人关系论》在线阅读地址:《淮南子》中的天人关系论

12
经典故事
企业财务管理合规化建设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研究..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科学事业单位智能财务设计及应用研究..
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探讨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下农村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策..
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压降路径探讨..
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改进策略探究..
钢结构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及策略探析
热门书籍